写景类说明文(合集13篇)

东剑道少夫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东剑道少夫人”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写景类说明文(共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写景类说明文

春,明媚的春,温和的春,又回来了,又来到了我的身边。你总是温柔地飘舞在山间,是那么亲近,亲切。总让人不能忘怀那令人陶醉的梦。我,行走于林荫树林间,寻找那妩媚的春景。

我涉足于深山巨谷之中。顺着山势,逆流而上。一丝丝带着诗情暖意的风,轻轻吹拂过我的脸颊,总让人怀念。不难让人想象的绿总环绕在你身旁。绿,让人耳目一新,百看不厌,它代表了生命的颜色,大自然的颜色。久违的绿,经过一冬,又回复了它的清新与明亮。知了停伏在树林问,跟我捉起迷藏。嘴里唱着《春天的故事》,心里想着夏季的欢愉。不乏的是鸟儿的和音,让人百听不厌。

春,绝对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们的视线。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呀,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

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 此处隐藏5505字 ……

离开那温泉,我们顺着小路来到树林,“看,那是榕树!”我飞快地跑过去,“好大的榕树!”我不由地赞叹。这有许多果树,有苹果树坚守阵地,有梨树充当军师,而那榕树不用说肯定是是国王啦!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树它们一定是居民,我也好想当这树木国家的一份子啊!这个榕树大王,身体健壮,无数只“手”交错在一起,比其它树高出一截!我不由地向它们鞠了一个躬,像是臣民朝拜国王一样。

我们踏上了归途,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小乡村,恋恋不舍地说:“多美的小村庄啊!”

篇13:写景说明文

西安的兴教寺位于华严寺南,664年专门为迁葬玄奘而建,是唐朝樊川八大寺院之一。唐末,兴教寺因战乱被烧毁,惟一幸存下来的是玄奘和他两位弟子的舍利塔。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则为民国时期重建。

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塬;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兴教寺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远眺终南山,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是佛教人士游览和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寺内藏有明代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还有历代经卷数千册。周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此瞻仰玄奘墓塔。

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法师病逝后,最初葬于浐河东白鹿塬,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迁葬于此,并筑塔建寺。因唐肃宗李亨为玄奘舍利塔题额“兴教”,所以称为兴教寺。清同治年间,兴教寺原唐代寺院毁于战乱,仅存三座灵塔;近代重修,仍保存了原来“殿宇法制,精密庄严”的风格,使得兴教寺依塬俯川,青瓦红墙,掩映在一片苍翠松柏林中,环境十分幽美。

现寺院分为正院和东西两座跨院。正院山门正书“护国兴教寺”门额,左右护壁分别题写“法相”、“庄严”四个大字,两侧分立钟、鼓楼,里面供奉着元代铸造的释迦牟尼镀金坐像,高约3米,重1.36吨。大殿后院是为纪念玄奘法师而建的讲经堂,殿壁镶有金刚经刻石。最后一层为卧佛殿,卧佛长9米,香樟木雕刻。

西跨院又称慈恩塔院,是玄奘及弟子遗骨安葬的答复。在一片翠柏桃林中,矗立着三座砖砌舍利塔,中间最高的一座便是玄奘法师的舍利灵塔。底层有拱形卷门,龛内供有玄奘法师的彩色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