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常的词语来造句(整理6篇)

szhwg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zhwg”参与投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用经常的词语来造句(共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用经常的词语来造句

用经常的词语来造句

1.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

2. 由于经常在室外的烈日下工作,他的皮肤被晒得黑黝黝的。

3. 当有病时就要努力恢复健康。当健康时则应当经常从事锻练。

4. 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5. 她经常吹嘘自己而贬低同事。

6. 她在祈祷中经常为老人和穷人祈祷。

7. 他经常与邻居家的孩子结伴玩耍。

8. 她经常在课堂上引用几句拜伦的诗。

9. 这个超级大国经常无视别国的独立和主权。

10. 美德经常以谦虚镶边,缺点经常被虚伪所掩盖。

11. 他工作非常忙,经常早出晚归。

12. 我们的复印机经常需要检修。

13. 她上大学时经常练跑步。

14.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15. 由于他经常受嘲笑,反而学会了自我解嘲的本事。

16. 这个人经常板着一副傲慢面孔,给人莫测高深的感觉。

17. 在战场上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是经常会发生的事。

18. 那个富人经常把钱财施舍给穷人。

19. 我们应该学会不靠等待灵感做事。行动经常能够启发灵感,灵感却鲜能启发行动。

20. 牧师经常向广大会众讲关于恩典的真理。

21. 孩子们经常相互争吵,为的是决定谁应该坐最好的`位子。

…… 此处隐藏5969字 ……

中国南北划分概念的形成起源於气候、地理、文化与天然特徵,也带有历史上众多时期的政治分隔。华北由大块的平原、草原、与沙漠组成,冷湿而不适於稻米栽种(虽说今天已由现代科技克服)。华南则由为河谷所切割的青翠山脉所组成,温暖而多雨。特别的是,中国北方人的祖先可追溯至其语言属於阿尔泰语系的的民族如满族与蒙古族(鲜卑族);中国南方人的祖先是衣冠南渡的汉人和原先江南的汉人,在岭南融入了一些傣人与南岛语系族人的基因。这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天然差异。(然而,中国的内部移民,已经大大的模糊了这样的差异)。中国的语言、饮食、与大众娱乐方式也同样带有显著的不同。

据历史记载,北方的中原一带是中华民族的诞生地,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此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以西晋时期的永嘉之祸影响最大,此事件导致北方大家族迁移到南方江东一带,这些家族中最大的为王,谢,袁,萧等家族,史称衣冠南渡,此次迁移给中国的将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北方人带到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之后,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从中原一带迁到了江东,江东因为其影响,渐渐的而成为了江南(原本的江南指的是江东以及湖广),而长江由此被称为华夏族的第二条母亲河,南北方的定义也由之后的南北朝改变。

不仅仅是,文化,历史以及经济方面的变化,人口因为大量的南迁,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西晋在统一吴,蜀之后,对全国做了人口调查,当时人口数约为1千6百万,而56年之后的东晋人口却达到1千8百万,由此可见人口大量南迁。而北方大量的五胡也因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而同化于北方人之中,这就是为什么五胡都在北方消失,而原来生活在西北的羌族,现在只有一小部分生活在四川的原因。

北方话

西晋前的北方地区的话是以汉族语言为主的中原雅音(与先流行北方方言不同),有时称为河洛话。

晋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大量南迁中原、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朝代一般以建康话为标准音。

西晋后的北方话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语和留在中原的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语言融合的产物,初步形成北方话,北方游牧语影响下北方雅言不在,比如西晋后的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汉语已经有很大差别。